禁毒教案小学生禁毒教案6篇

时间:2022-11-22 16:05:07 教案设计 来源:米怡文库网

禁毒教案小学生禁毒教案6篇禁毒教案小学生禁毒教案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  织金五小付雨教学内容:认识毒品、了解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禁毒教案小学生禁毒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禁毒教案小学生禁毒教案6篇

篇一:禁毒教案小学生禁毒教案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

  织金五小付雨教学内容:认识毒品、了解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提高抵制毒品的能力。教学准备:学生收集资料,教师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用罂粟花图片导入,出示课件。

  同学们喜欢这些花吗?(喜欢)但人们常说:“最美的蛇有最美的花纹,最毒的花有最美的风姿”。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花的果实最终会成为什么吗?-------(毒品)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有关毒品的话题。二、出示题目:《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谈到毒品,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生答)三、认识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谈话:看来同学们知道不少毒品,那么究竟国家是怎样给毒品下定义的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毒品的种类:(在出示每一种毒品名称课件的同时,给学生介绍其特性)讲解:(让学生看幻灯片)毒品的品种很多

  (1)鸦片:罂粟花一罂栗果一鸦片(俗称“大烟”),是从罂粟未成熟的罂粟果中流出的浆汁,风干后成深棕色的膏状物,在解放前有的称鸦片为“福寿膏”。鸦片极易使人染上毒瘾,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2)吗啡:是由鸦片制成的,其麻醉药力是鸦片的10—20倍,能对大脑皮层起抑制作用导致毒瘾。(3)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在吗啡中加入化学品制成。海洛因的成瘾性和毒性都比吗啡强4—5倍。长期吸食、注射海洛因,将导致多种严重疾病,甚至死亡。(4)冰毒:无味、透明的结晶体,学名是甲基苯丙胺。有极强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毒性剧烈。能使人精神偏执、行为失控,严重损害人体功能。(5)摇头丸:属于苯丙胺兴奋剂,是由冰毒和其它化学物质组成,服食后会出现摇头晃脑的重复动作,处于幻觉、妄想状态,导致精神分裂、心律不齐等多种疾病。(6)大麻:源于大麻科属植物,主要含有四氢大麻酚,俗称“迷

  只要你沾染了毒品,就是违法犯罪。那么我们小学生除了要拒绝毒品以外,还要让更多的人认识毒品,远离毒品,现在如果让你们来当毒品预防教育的宣传员,你们打算如何做呢?现在请你们分小组讨论一下。七、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己远离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向告诉大人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的口号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篇二:禁毒教案小学生禁毒教案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

  教学班级:三(2)班教学内容:认识毒品珍惜生命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故事,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教学手段: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师生互动,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什么是毒品呢?毒品有哪些呢?谁能说一说?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这些毒品长期饮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交流)三、介绍毒品的危害1、毒品毁人毁健康(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4)传染性疾病及“艾滋病(AIDS)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1)丧失工作能力(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四、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教育

  五、讨论交流体会

  1、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由发言

  六、让学生了解防毒的方法

  防毒有五种措施:

  创设情境(1):路人问学生甲想不想尝试一下快乐的感觉?路人见学生甲没有表态,就拿出了一包白粉状的物品倒在锡纸上用烟点着锡纸,随即就看到缕缕白烟升起。路人让学生甲用鼻子闻一闻,这时如果你是学生甲你会怎么办?

  1、直接拒绝

  2、找借口溜走

  创设情境(2):路人对学生说:“现在的学习都很紧张,想不想减轻学习的压力?”学生说:“想.”路人说:“那我想向你推荐一种药就是摇头丸。”学生知道这是毒品,但是他应该怎么灵活的应对呢?

  3、提出反对意见或转移话题

  4、秘密报案

  5、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师长。

  七、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发现有人吸毒,已有毒品犯罪时,立即举报;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篇三:禁毒教案小学生禁毒教案

  禁毒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组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

  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青少年禁毒的问题出示课题:珍爱生命远

  离毒品教师:毒品损害健康,残害生命,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青少

  年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断是非

  能力差,容易成为毒品侵袭的人群。

  据调查,在我国的吸毒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0%以上。而且,近年来中

  小学生群体吸毒现象有所增加。特别是随着“摇头丸”的出现,青少年吸毒人数有进

  一步上升的趋势,吸毒年龄也更加“年轻化”。如果把毒品比做猛兽,那么它最容

  易下口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如果把毒品比做瘟疫,最容易感染的也是青少年。青少年

  一旦“染毒”,其身心健康受到的损害,远大于成人。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

  一说呢?(指名回答)

  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

  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

  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

  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

  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

  组织观看

  禁毒教育电影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问:你有什么感受

  ?(自由谈

  话。)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四、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教育

  五、讨论,交流体会

  1.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自由发言。六、让学生了解防毒的方法1.问:当有人向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学生发言。)2.防毒有五种措施:一是直接拒绝;二是找借口溜走;三是提出反意见或转移话题;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七、总结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中小学生从小要又防毒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活动目标1.开展禁毒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我国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2.知道吸毒的危害性,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形成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活动准备1.学生和家长共同搜集有关毒品和禁毒的文字、图片资料,学习归纳整理资料。2.学生课前自由组合排练禁毒小品。3.教师准备“教师备课系统”中的相关资料。活动过程一、毒品的危害1.学生看教科书第17页中反映吸食毒品的危害的图片,学生思考并交流,是什么让他们变得骨瘦如柴,是什么让他们失去了家,是什么让他们锒铛入狱。2.学生交流自己对毒品的了解以及毒品带来的危害。3.教师小结:毒品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阴险的杀手。我们必须铭记“远离毒品”。二、禁毒宣传会1.过渡:课前大家搜集了各种有关毒品和禁毒的资料,并做成了“剪报”或“禁毒小报”,现在我们就来举行一个“小小禁毒宣传会”。2.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剪报、禁毒小报,并作简单介绍。教师适时补充“教师备课系统光盘”中的吸毒者的自述等资料。3.表演禁毒小品。三、拒毒小卫士1.集体交流参加“小小禁毒宣传会”的感想。2.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8页中的故事“不该发生的故事”,讨论如下问题。(1)青少年怎样做才能有效地防止吸毒呢;(2)如果发现身边出现了吸毒者,我们应该怎么做。3.过渡:从同学们理智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你们有一颗坚定的“拒绝毒品”之心。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我们这样了解毒品,现在你们就是“拒毒小卫士”,请你们拿起手中的笔,设计一两则“禁毒公益广告”。4.学生设计并交流、展示。四、我们的誓言1.过渡:看了你们展示的“禁毒公益广告”,看着你们为禁毒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老师不禁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让我们珍爱自己的生命,拒绝毒品,让我们立下坚定的誓言。2.学生自发在拒绝毒品的横幅上签名。

  

  

篇四:禁毒教案小学生禁毒教案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

  LT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

  品的危害性。情感觉悟目标: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

  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能力目标: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2、认识毒品的种类;认识毒品的危害;认识吸毒成瘾的途径;认识吸毒成瘾

  的原因,如何预防;3、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二、重点难点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三、教学过程(一)、课前学生的观看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

  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1、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3、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二)、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A毒品的种类;B毒品的危害;C吸毒成瘾的途径;D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张某,19岁,身高1.80m,初中毕业后在家乡从事农业劳动。吸毒前,他体健如牛,100kg的粮食扛起来就走,乡亲们都叫他“铁牛”。“铁牛”不仅自家的农田收拾得好,而且经常帮助孤寡老人干活,深受村民的喜爱。一天,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来找他。久别相逢,“铁牛”高兴地吸了同学的3支“进口香烟”。此后他日夜思念这“进口香烟”,这同学也一次次地把香烟送来。后来同学告诉他:“你吸的是海洛因。”此时的“铁牛”已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开始购买和吸食毒品。两年后,“铁牛”终因吸毒而被捕。当公安人员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卷曲着骨瘦如柴的身体,感慨道:“毒这东西,谁沾上谁就脱不了身。”

  ——摘自《唐山劳动日报》分析讨论:①张某是怎样染上毒瘾的呢?②后来,他明知吸的是毒品,为什么还“不顾一切”地购买和吸食?③在短短的两年中,他的身体为什么从“体健如牛”到“骨瘦如柴”?④“只吸烟不吸毒,不会有什么危害。”这句话对吗?

  材料2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他认

  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

  ——摘自“新华网”分析讨论:①“别学我!”,我们从着这句话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②试着说一说,为什么吸毒成瘾后很难戒断?会有哪些戒断反应?

  ③你认为只吸食毒品一二次会成瘾吗?④这位年轻的医生为什么要自杀呢?(提示:从社会舆论、他的心理和生理、吸毒的后果等角度去分析。)材料3

  某社区的吴某,他明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吸毒者,却视而不见。他说:“我开始以为这不关我的事,我管它干嘛!”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的上中学的儿子已成了毒品的俘虏。

  ——摘自“新华网”分析讨论:①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②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③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5、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的时候,你该怎么做?(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6、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己远离毒品,如果你遇到了

  有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向告诉大人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留古中心小学六年级田爱花

  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二、教学过程:1.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1)毒品毁人毁健康。(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3.介绍案例“吸毒者的自述”。4.防毒的五种措施。(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3)主动出击法——立刻转移话题。(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篇五:禁毒教案小学生禁毒教案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犯罪。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3、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重点:了解吸毒的危害。

  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毒品

  1、观看资料片,了解毒品的种类:各类毒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法。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将毒品分为六大类: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是最危险的毒品;可卡因、可卡叶;大麻;安非它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

  2、毒之花——罂粟花:罂粟原生于地中海东部山区及小亚细亚埃及等地.在古埃及,罂粟被人称之为“神花”。古希腊人为了表示对罂粟的赞美,让执掌农业的司谷女神手拿一枝罂粟花.古希腊神话中也流传着罂粟的故事,有一个统管死亡的魔鬼之神叫做许普诺斯,其儿子玛非斯手里拿着罂粟果,守护着酣睡的父亲,以免他被惊醒。罂粟属草本植物,一般秋种夏收,高4尺至5尺,叶大而光滑,花大而艳丽,有红、黄、白、粉红、紫等色。在美丽的花朵下却蕴藏了给人

  类带来巨大灾难的阿片。阿片是植物罂粟未成熟的果实被刀割后流出的汁液,二三天后,这种牛奶状乳胶逐渐变干,颜色由白变黑,这就是鸦片。公元一六二四年,即明朝天启年间,荷兰人把鸦片和烟草混合吸食的方法传入中国内地,鸦片传播开来.多少年来,人们出自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和对快乐的追求,千方百计的寻求着解除肉体、精神痛苦的药品,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在带给人类短暂的虚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痛苦。

  二、认识毒品的危害

  1、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2、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

  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3、吸毒对人体的三大危害

  (1)身体依赖性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身体依赖性: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2)精神依赖性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

  (3)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我国目前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于阿片灯药物。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

  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冰毒和摇头丸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四、如何预防:

  1、吸毒成瘾的途径:2、吸毒成瘾的原因:3、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五、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也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

  小学三年级禁毒教育教案(二)

  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二、教学过程1、出示题目。(远离毒品关爱生命)2、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

  些呢?谁能说一说呢?(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3、介绍毒品的危害.(1)毒品有那些危害呢?①。毒品毁人毁健康。A、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B、摧毁人的神经系统。C、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D、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②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A、丧失工作能力。B、倾家荡产。C、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③吸毒导致堕落、犯罪。④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4、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一些吸毒者的故事。

  5、我们已经知道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吧!6、了解防毒的方法.(1)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2)防毒有五种措施:一是直接拒绝;二是找借口溜走;三是转移话题;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7、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发现有人吸毒,应该立即举报;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三)

  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二、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2、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2)关于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毒品的品种很多,一般我们知道的有吗啡、杜冷丁、海洛因、大麻、可因、冰毒、摇头丸;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可能有的同学已经了解了毒品的危害了,那么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①毒品会摧毁健康,它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还会患上传染性病及“爱滋病”。②毒品令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③吸毒导致堕落、犯罪,进而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吸毒是一种可耻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自杀行为。吸毒者大多是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而当毒瘾发作时的狼狈相,更让人目不忍睹.吸毒者的堕落和自毁是说不尽的,它不仅害己,而且害自己的家庭,害自己的国家。)

  4、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的时候,你该怎么做?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

  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5、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己远离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向告诉大人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四)

  导语:做好禁毒宣传有利于有效的提高人民群众的警觉性,从而远离毒品危害。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情感觉悟目标: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能力目标: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2、认识毒品的种类;认识毒品的危害;认识吸毒成瘾的途径;认识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3、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二、重点难点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生的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2、吸毒毁灭家庭3、吸毒危害社会

  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诱发刑事犯罪

  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B毒品的危害;C吸毒成瘾的途径;D吸毒成瘾的原

  因,如何预防;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

  款.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四、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能正确了解毒品的来源,能知道毒品不仅可以来自于天然植物,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合成的毒品越来越成为毒品的重要成员。

  2、能力目标:知道“是药三分毒”,在平常的用药过程中,能注意用药安全。尤其是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要轻易吃“营养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自觉拒毒,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教学方法】:讲解与学生讨论为主、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多媒体:出示罂粟果、罂粟花、大麻、海洛因、鸦片、吗啡、冰毒、摇头丸、K粉等

  图片思考:我们所讲的毒品,一般从何而来?学生回答;教师可以依据多媒体所列图示加以引导。

  讲解:毒品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世界上的毒品种类已达600余种。毒品有两大来源:一是从毒品原植物如罂粟、大麻和古柯叶中提炼,二是采用有关化学药品合成。目前,世界上的毒品主要还是来自毒品原植物.当今世界上的三大主要毒品产地,即“金三角”、“金新月"、“银三角”,生产的毒品占全世界90%以上。

  这三大毒品产地无一例外都是几个国家的交界地,由于交通不便,各国政府鞭长莫及,再加上当地经济落后,在山民们眼中罂粟种植和其他农作物的种植没有什么区别,而且罂粟的经济价值远远高于其他农作物。特别是近年来,毒品价格在国际市场暴涨,种植罂粟就成为山民们发财致富的一条捷径,因此罂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的毒品品种也越来越多。所以要解决这些地方的毒品种植问题,难度非常大。除此以外,毒品的化学合成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不仅如此,我们每一个人在平时的用药过程中要非常小心,因为,就目前的人工合成毒品而言,有许多原先就是一般的治疗药物。这些人工合成的毒品,从自然属性讲,这类药物在严格管理下合理使用,具有临床治疗价值,那就是药品;从社会属性讲,如果非正常需要而强迫性觅求,是这类物质失去了药品的本性,这类物质就成了毒品.而毒品是我国的习惯性讲法,这里指的毒品,不包括砒霜、敌敌畏、氰化物等可直接致人于死亡的剧毒药品,是特指出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品.而国际上习惯称之为麻醉品、精神药品的滥用。

  目前流行的人工合成毒品中原用于临床的有:

  (1)海洛因.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解决吗啡的成瘾问题,人们开始研究新的镇痛药。1898年,德国拜尔化学公司以HEROIN(意为

  英雄和强大)为名生产一种高效麻醉品,并且大肆宣传和推销,但这种本来用来解决吗啡成瘾问题的新药,却是依赖性更加强的毒品,只要偶尔注射一两次就会成瘾。目前,海洛因已经被世界各国列为“头号毒品”,称为“白色瘟疫".

  (2)杜冷丁.又名哌替啶,是人工合成的吗啡替代用品,一般制成针剂,直到现在,作为医疗上的麻醉药品,它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但它同样具有成瘾性.

  (3)盐酸二氢埃托啡.这是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新研制的一种高效麻醉镇痛药,多为片剂。20世纪80年代初在军内临床使用,1991年后国内正式使用,但不久就出现了大量滥用、依赖乃至中毒死亡的临床病例,与之有关的刑事案件、中毒案件也时有发生,实践证明,其成瘾性比海洛因还强,因此被列入严格管制的麻醉药品.(4)美沙酮。又名美散痛、阿米酮,是一种合成的强效麻醉性镇痛药。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用于治疗阿片类毒品依赖,但久用也能成瘾,故也被列入麻醉药品予以管制。可以肯定,随着医学的发挥,科技的进步,新的原本用于治病救人的药品,最后却成为新的毒品

  因此,希望每一位同学,在平时一定要谨慎用药,减少用药,要加强体育锻炼,要知道,是药三分毒啊!更应注意的是,在营养品市场鱼龙混杂的今天,我们不要轻易购买一些吹嘘得神乎其神的所谓营养保健品。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能力目标:

  (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2)认识毒品的种类;认识毒品的危害;认识吸毒成瘾的途径;认识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

  (3)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觉悟目标:

  (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重点难点】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教学方法】观看VCD谈观后感上网查找资料及讨论总结【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生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并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1、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图片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2、吸毒毁灭家庭-—下载视频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3、吸毒危害社会——案例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二)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A。毒品的种类;B。毒品的危害;C.吸毒成瘾的途径;D。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涉毒违法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三)教师总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

  毒品,远离毒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

  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要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

  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五)

  作业:1、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2、写一篇禁毒

  宣传观后感,500字以上。

  

  

篇六:禁毒教案小学生禁毒教案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2、通过组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

  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形式:师生互动,讨论、交流。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青少年禁毒的问题出示课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师:毒品损害健康,残害生命,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青少

  年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断是非能力差,容易成为毒品侵袭的人群。

  据调查,在我国的吸毒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0%以上.而且,近年来中小学生群体吸毒现象有所增加。特别是随着“摇头丸"的出现,青少年吸毒人数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吸毒年龄也更加“年轻化”.如果把毒品比做猛兽,那么它最容易下口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如果把毒品比做瘟疫,最容易感染的也是青少年。青少年一旦“染毒”,其身心健康受到的损害,远大于成人。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组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问: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三、介绍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

  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1。毒品毁人毁健康。(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1)丧失工作能力.(2)倾家荡产。(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四、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教育五、讨论,交流体会1。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2。让学生自由发言。六、让学生了解防毒的方法1.问:当有人向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学生发言。)2.防毒有五种措施:一是直接拒绝;二是找借口溜走;三是提出反意见或转移话题;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七、总结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中小学生从小要又防毒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推荐访问:禁毒教案小学生禁毒教案 禁毒 教案 小学生

最新推荐